中国天眼景区 中国天眼景区

首页 >
天眼大事记 >

中国天眼景区大事记

发布时间:2025-10-09 13:56:07    浏览量: 17

1993  国际动议

荷兰理查德·斯特罗姆(RichardStrom)拜访王绶琯院士,通报国际5月大射电望远镜LT酝酿情况。王绶琯明确中国参与并提议南仁东牵头LT中国推进。


1994~1996  选址预研

1994年6月,启动贵州选址工作,开始了FAST项目13年的预研究。

1996年1月,LT中国推进委员会正式向URSI大射电望远镜工作组(LTWG)提交了LT争建建议书,标志着平塘正式进入了LT的选址序列。


1997~1998  形成概念

1997年LT中国推进委员会提出由中国独立建造一面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望远镜(即FAST)的创新方案的初步设想。

1998年4月SKA学术年会上,中国推进委员会明确提出FAST工程概念。


1999~2005  技术优化

1999年3月,中国科学院启动重大项目“大射电望远镜FAST预研究”。

2002年,中科院“FAST关键技术优化”重要方向项目立项。

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巨型望远镜FAST总体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立项。

2005年9月,中科院召开“FAST项目建议书专家评审会”。


2006选定台址

2006年7月15日,历时12年工程选址,最终确定平塘县克度镇金科村大窝凼洼地为FAST台址。


2007正式立项

2007年7月,国家发改委批复FAST项目建议书,FAST工程正式立项。


2008  批复可研

2008年10月,国家发改委批复FAST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8年12月26日,FAST工程奠基。


2009  地方保障

2009年2月,中国科学院、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复FAST工程初步设计和概算。

2009年10月,首批大窝凼内12户65人移民搬迁到克度集镇。至2018年底完成中国天眼半径5公里核心区1410户6633人整体移民搬迁。


2011开工建设

2011年3月,FAST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工期5年半(2011天)。


2012  国家重视

2012年8月,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第28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上讲到:目前正在建设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并在空间天文和南极天文等重要前沿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2013  法规保护

2013年10月,贵州省人民政府颁布执行《贵州省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电磁波宁静区保护办法》(2019年4月1日修订)。

2016年7月,经贵州省人大批准,由黔南州人大公布施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电磁波宁静区环境保护条例》。


2012~2016稳步推进

2012年12月,FAST台址开挖与边坡治理工程验收。

2013年12月,FAST工程圈梁钢结构合拢。

2014年11月,FAST 馈源支撑塔制造和安装工程竣工验收。

2015年2月,FAST索网工程合拢。

2016年3月,中国科学院、贵州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FAST工程调整初步设计及概算。

2016年6月,FAST综合布线工程验收,以及馈源舱完工。

2016年7月,FAST反射面单元最后一块面板完成吊装,标志FAST主体工程完工。


2016天眼落成

2016年9月25日,FAST工程落成启用。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来贺信,刘延东副总理出席宣读贺信并向科研人员表示祝贺和问候。

2016年12月,FAST落成启用被列入英国《自然》杂志公布的2016年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事件。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元旦致辞中提到:“中国天眼”落成启用……这一切(科技进步,农村贫困儿童上学,体育佳绩等)让我们感到欣慰。

2016年9月25日,中国天眼景区正式开园。


2016~2024景区荣誉

2016年9月,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颁发“国家科普示范基地(FAST)”。

2016年荣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颁发“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2017年5月,荣获国家旅游局、中国科学院颁发“中国科技旅游基地”。

2017年11月7~8日,第十二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平塘县召开,主题“聚焦大射电·联通天地人”,主会场设于中国天眼景区。

2017年11月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18年荣获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颁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9年9月,中宣部授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FAST观测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荣誉称号。

2022年5月,荣获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防科工局颁发“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2022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评定为“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

2024年9月,荣获中共中央 国务院颁发“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2017~2025重要发现

2017年8月,FAST首次实现跟踪观测,标志着望远镜的功能性调试完成。

2017年10月,国家天文台对外发布FAST首批科研成果:发现6颗脉冲星。初步实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早出成果”的要求。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

2019年5月20日,FAST首次探测到重复快速射电暴FRB20190520B,该天体是迄今唯一被确认持续活跃的重复快速射电暴。

2020年12月,FAST快速射电暴方面的工作入选《自然》和《科学》2020年十大科学发现。

2023年6月,FAST发现一个处于轨道周期仅为53分钟的双星系统中的脉冲星PSR J1953+1844(M71E)——这是人类发现的轨道周期最短的脉冲星双星系统,论文随即发表在《自然》上。同期,通过对57颗脉冲星的监测而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证据。

至2024年11月,FAST发现脉冲星数量突破1000颗,超过同一时期国际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数量的总和。

2025年5月23日,《科学》在线公布,FAST发现了一颗罕见的与伴星相互绕转的毫秒脉冲星,即掩食脉冲星。


2018  南仁东星

2018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说:此时此刻,我特别要提到一些闪亮的名字。今年,天上多了颗南仁东星(2025年秋季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增加课文,第二单元第九课《天上有颗“南仁东星”》)。


2019  工艺验收

2019年4月,FAST完成工艺验收,望远镜达到国家验收标准。


2020  国家验收

2020年1月,FAST正式通过国家验收,启动FAST科学委员会遴选出的五个优先和重大项目的观测,标志FAST正式投入运行。

2020年1月,南仁东先进事迹馆从北京迁至中国天眼景区专馆陈展。


2021  亲切会见

2021年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亲切会见了“中国天眼”项目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听取了“中国天眼”建设历程及调试运行情况汇报。并同总控室的科技工作者代表连线,向他们及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拜年。

2021年3月31日,中国天眼正式对全球科学界开放。


2024  价值评审

2024年9月25日,中国天眼FAST核心阵试验样机建设正式启动,计划充分利用FAST周边5公里内的优良电磁环境优势建设FAST核心阵,将有望进一步大幅提高其天文观测能力。

2024年9月5日,中国天眼景区申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顺利通过国家文旅部景观质量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