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中国天眼景区:建“暖心空间” 注“服务动能”
发布时间:2025-10-31 21:26:43 浏览量: 3589 作者: 刘邦和
清晨7时30分,中国天眼景区摆渡车驾驶员王师傅提前来到新建的员工服务中心,在宽敞的休息区泡了杯热茶,又到隔壁办公区核对当日行车次序。“以前挤在临时板房里,冬天冷、夏天闷,现在有了专属办公休息区,干活儿都更有劲儿了!”王师傅的话,道出了景区一线客服人员的共同感受。

跟车讲解员及驾驶员的暖心空间
当前,中国天眼景区正全力推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提升服务设施成为核心抓手之一。景区不仅聚焦游客体验优化,更将目光投向服务链条的“最后一米”——一线员工的工作生活保障。此前,摆渡车随车讲解员、驾驶员等岗位因工作点位分散,长期使用临时搭建的简易用房,办公、休息空间混杂。“旺季时一天要跟随几趟摆渡车,累了只能在车里歇会儿,个人物品没地方妥善存放。”讲解员回忆道。

驾驶员们休息时交流工作心得
为破解这一难题,景区投入专项资金,在摆渡车换乘枢纽旁新建上百平方米的员工综合服务空间,并划分出三大功能区:办公区配备独立工作台、文件柜和高速网络,方便讲解员提前整理天文科普资料、驾驶员核对调度信息;休息区摆放柔软沙发、储物柜,增设空调、饮水机,员工可随时享受暖凉、存放物品、补充热水。“现在跟车讲解结束后能在休息区喝口热水,整理资料也有安静的空间,服务游客时心态更从容了。”员工笑着说。

办公区
景区30余辆摆渡车的驾驶员们,每天往返于游客中心与FAST观景台之间,单程20多分钟的盘山公路需要全神贯注,这个能容纳40余人的休息室,让他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关怀。
“创建5A景区,优质服务是核心,而一线员工是服务的‘活载体’。”景区负责人介绍,此项设施提升并非个例,后续还将针对景区售票员、安保人员等岗位逐步完善服务设施,同时开展天文知识、服务礼仪等专项培训,“让员工无后顾之忧,才能把更专业、更温暖的服务传递给每一位游客。”

摆渡车驾驶员休息区
在随车讲解员的办公桌上,整齐摆放着《天文科普100问》和《布依族民俗手册》。“以前讲解资料只能塞在背包里,现在驿站有专门的学习区,还能通过VR设备模拟讲解场景。”易梅说,在休息时,员工们可以互相切磋讲解技艺,计划将摆渡车旅程变成移动的科普课堂。
硬件升级带来的不仅是工作环境的改善,更是服务质量的跃升。摆渡车将发车班次从每30分钟一班加密到每20分钟一班,高峰时段待游客满车即走。来自北京的游客陈先生惊喜地发现:“驾驶员和讲解员制服上都有名字徽章,遇到问题能快速找到责任人,安全感十足。”

讲解员在休息区学习
在摆渡车上,笔者看到,员工拿着精心整理的科普手册,用生动的语言为游客讲解“天眼”的建造历程;王师傅平稳驾驶的同时,还会主动提醒游客注意安全。“讲解员讲得特别细致,师傅也很贴心,感觉整个景区的服务都特别到位。”来自贵阳的游客张先生说。
从保障员工需求到提升游客体验,中国天眼景区正以“硬件+软件”双提升的思路,扎实推进5A创建工作。这座承载着天文梦想的景区,不仅用“国之重器”吸引世界目光,更以人文关怀的温度,为“5A名片”增添别样的暖心底色。
编辑:钟 乾
一审:陆本峰
二审:石国锋
三审:曾祥波









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克度镇
0854-7316888(旅游咨询)